幅射的影響

幅射線到底會對人體造成哪些傷害呢?

(1)細胞的死亡:由於DNA的雙股螺旋裂以及人體瞬間產生大量的自由基,會造成細胞的死亡;

(2)造成突變帶來癌症;
(3)染色體的缺損,即所謂的基因突變;
  而核子災變所造成的「急性全身的放射傷害」,這是從車諾比爾核電廠事故之後讓我們進一步認核子幅射的威力。在此,筆者將核災變的人體傷害簡單整理如下:
(1)幅射超過100Gy(Gy:放射線單位,1Gy=100rad),24到48小時內會因為神經和心血管衰竭而死亡。
(2)5~12Gy,會引起噁心、嘔吐、長時間腹瀉,幾天後造成脫水、敗血症死亡。
(3)2~8Gy,造成骨髓傷害,1至2個月內死亡。
 從醫學的角度上來看,並沒有所謂的「安全量」。核電廠的員工和附近居民,包括核廢料貯存廠附近的民眾,相信政府或電廠所提供的安全保證嗎?沒有一個專家有辦法提出保證,謂在某一劑量下的長期暴露下不會引起DNA的改變而造成癌病變。臨床醫師從過去醫學院的教育與後續教育中,也從來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的資料與知識,更遑論實際經驗。

目前醫界沒有辦法說,在短期和立即會出現何種症狀.

人體吸收輻射能量時,細胞和水分子會首先被游離或激發,造成DNA雙鏈全斷或只斷單鏈的傷害(直接傷害)。因為水分佔了人體約 70 % 的重量,而水分子被游離後會產生有害的OH自由基,這些自由基接續產生一連串化學反應,使得細胞分子受到損傷(間接傷害)。所幸細胞有自行修復的能力,大部分的細胞會恢復正常。 假若細胞嚴重受損而無法修復或修復有錯誤時,則其將顯現出健康受損的症狀。

輻射對人體的健康效應,通常分為機率效應和確定效應兩大類。當人體在短時間內接受劑量超過某一程度以上時,因為許多細胞死亡或已無法修復,因而產生疲倦、噁心、嘔吐、皮膚紅斑、脫髮、血液中白血球及淋巴球顯著減少等症狀。當接受劑量更高時,症狀的嚴重程度加大,甚至死亡,這種情況稱為確定效應。通常確定效應必須在接受劑量超過一定程度以上才會發生,否則就不會產生確定效應。

  從日本核爆生存者長期調查顯示,接受低劑量(約250毫西弗以下)者,並無任何臨床症狀,白血病或其他實體癌的發生率都和一般人相同。但是為了輻射安全的緣故,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( ICRP )做了一個很保守又很重要的假設:人體只要接受到輻射,不管劑量是多少,都有引發癌症和不良遺傳的機率存在,沒有低限劑量值,而且致癌或不良遺傳的機率與接受劑量成正比(直線關係),劑量愈高,罹患的機率也愈大,這種情況稱為機率效應。

  另外,從臨床的觀點來區分輻射的健康效應:首先從發生的對象而言,健康效應發生在受照射本人身上的,稱為軀體效應,若發生在受照射者的後代子孫身上的,稱為遺傳效應。從發生效應的快慢而言,則分為急性效應和慢性效應。

急性輻射徵候群 (Acute radiation syndrome) 是指人體在短時間之內,由於接受了足夠劑量的游離輻射曝露後,所引起的全身性反應;其為一綜合性的輻射病,臨床表徵錯綜複雜,但其病程卻具有一定的規律性,可分為 (1)前驅期 (2)假癒期 (3)臨床期 (4)復原期。若依據其臨床症狀的表現,又可以分為三種類型(1)造血障礙期 (2)腸胃障礙期 (3)中樞神經-心臟血管障礙期。急性輻射徵候群,其致死率極高,患者必須有正確的診斷及細心的醫療照顧,才可能生存。

三、輻射致癌效應 輻射致癌及輻射遺傳效應是屬於機率效應,因此沒有低值劑量。於較高劑量輻射線之致癌效應已被證明,但在低劑量之輻射則較不清楚,其原因乃由於:

1、與其他致癌之效應比較,整個人類族群中致癌之比例只佔小部份

2、動物實驗結果之資料很難比照人體

3、由於潛伏期長,複雜性高,且輻射所造成之癌症並無固定形式,個

體由受精卵至成人間所接受之變異機率可能大於輻射照射所造成之

差異。

輻射致癌之研究多以老鼠做實驗。有關人體之資料多得自於日本原子彈爆炸後之生送者,醫療中病患及職業性輻射工作者。據1950-1974年間之調查報告指出,在核爆生還者中血癌之比例呈明偏高的現象,後來其他癌瘤亦被發現在核爆生存者中逐漸增多。

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. Bookmark the permalink.

3 Responses to 幅射的影響

  1. 夏綠蒂 says:

    小叮您好,現在大家都對核能幅射感到很惶恐,可否借用您的文章轉寄給幾位在日本的台灣朋友們 ?到時會附上文章出處,謝謝!

Leave a comment